為我兒子整理的印度教與吳哥史話講稿(純文字)

西元前2500年~1500年, 地球曾有過一次小冰河時期, 迫使高加索地區的雅利安人(最早的白人)南下, 一支進入歐洲, 一支進入波斯(伊朗), 一支進入印度.

西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 經過數百年時間, 征服印度黑皮膚的原住民, 將高加索山脈帶來的神話, 融合古印度吠陀文明, 創立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

婆羅門教將人分為四等種姓:
    第一等: 婆羅門 : 與天神溝通的祭司, 宗教人員, 不必做事, 接受人民供養, 掌握大片土地和財富.
    第二等: 剎帝利 : 各城邦的君主, 將軍, 職業軍人, 不必繳稅, 負責收稅來供養婆羅門.  (當時印度是數十個小城邦, 並不是統一的國家). ps. 外國人來到印度, 視為剎帝利, 所以我們到印度就是剎帝利.
    第三等: 吠舍  : 商人, 地主, 向剎帝利繳稅, 供養婆羅門.
    第四等: 首陀羅 : 佃農, 勞工.
    不入等: 賤民 : 必須遠離人群, 只能從事處理屍體和清潔糞便等工作, 如果要通過有人的地方, 必須搖動手上的鈴鐺, 提醒眾人廻避.
 
    婆羅門和剎帝利由雅利安人組成, 吠舍, 首陀羅, 賤民, 則依膚色由較不黑到最黑來區分.
    一經區分等級, 身分自動世襲, 婆羅門的孩子也是婆羅門, 賤民的孩子也是賤民, 代代相傳.
    高種姓的男子, 可以娶低種姓的女子, 但高種姓的女子, 不可嫁給低種姓的男子, 否則降為賤民.

    每個種姓的生活方式和從事的工作, 都是出生就註定的.
    今生出世在婆羅門家, 是因為前世積了功德, 今生出世為首陀羅或賤民, 是因為前世做了惡, 遭受報應.

    要想翻身, 只能今生多做功德, 修行, 死後與梵天合一, 來世才能重生到較高的種姓.
    下等種姓的印度原住民接受這樣的信仰, 所以數千年來都不反抗, 認命修行, 寄希望於來生.
    但掌握權力和財富的剎帝利和做生意賺了大錢的吠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西元前600年, 城邦興起, 商業發達, 征戰不斷, 軍人和商人的重要性提升了, 他們不滿婆羅門壟斷大部分的權力和利益,

    於是來自尼泊爾的王子悉達多(釋迦牟尼)進行了宗教改革, 創立了佛教(婆羅門教的分支), 並逐漸在城市和商人之間成為主流, 婆羅門教則退居鄉間.

    印度阿育王王朝(前304~前232), 以及後來的笈多王朝(320~540), 都以佛教為國教, 佛教成為主流的時間長達1000年(西元前600年到西元400年, 大約是中國的春秋時期到南北朝).

    西元七八世紀, 婆羅門教重新崛起, 原因是笈多王朝滅亡, 到莫臥兒王朝(1526~1857)興起前, 長達1000年的破碎城邦, 藉由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來鞏固自己的利益, 於是扶持婆羅門教.

    城邦之主劃撥土地與村莊的收入給婆羅門寺院, 婆羅門教有錢供養大批僧人, 並散播釋迦牟尼是導引信眾誤入歧途的邪惡導師; 而佛教經濟來源的都市, 在伊斯蘭教的入侵中遭受重創, 於是婆羅門教與佛教的地位在西元8世紀逆轉,

    佛教被排擠出了印度本土, 分為二支, 一支流傳到孟加拉, 另一支流傳到斯里蘭卡(即錫金, 現已被印度併吞), 基本被邊緣化了.

    這個時間剛好是高棉帝國成立初期(802~1431)(闍耶跋摩二世統一水真臘和陸真臘, 在吳哥建都). 吳哥王朝初期, 婆羅門教一家獨大, 成為高棉帝國的國教, 掌握著國家實權.

    經過二三百年發展, 高棉帝國愈來愈強大, 商業愈來愈繁榮, 王公貴族和商人想爭取更多權利, 和婆羅門教展開鬥爭, 爆發內戰而分裂, 直到1113年(對比中原大地, 次年1114年就是大金帝國崛起,1117年靖康之難,1234大金滅亡)由蘇耶跋摩二世重新統一, 婆羅門勢力依舊強大, 直到1150年去逝之前, 婆羅門教都是國教.

    1150年,蘇耶跋摩二世去逝,闍耶跋摩七世的父親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1150~1160)即位, 他是堅定的佛教徒, 展開宗教改革扶持佛教, 於是二大教的鬥爭又起.

    1160年,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去逝, 35歲的闍耶跋摩七世身為長子, 本應既位, 但他正帶兵在占婆(越南南部的回教國家)打仗, 且受父親影響, 他也是堅定的佛教徒, 所以強大的婆羅門勢力擁立他的弟弟即位, 是為耶輸跋摩二世, 闍耶跋摩七世在占婆遭到伏擊, 損失慘重, 無力領兵奪回王位, 只好在外流亡.

    他的弟弟只當了5年國王, 因為不願意受婆羅門控制, 也推動宗教改革, 被婆羅門祭司發動政變殺了, 祭司自立為王, 是為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 由於婆羅門勢力太過強大, 闍耶跋摩七世只能繼續流亡, 直到12年後占婆入侵.

    占婆與高棉進行了百年戰爭, 1177年在沉船獲救的南宋商人指導下, 建立一支水軍由湄公河出海口逆流而上, 進入洞里薩湖, 再沿暹粒河直抵吳哥城下, 偷襲得手攻入吳哥, 高棉滅亡.

    高棉人民認為婆羅門宣傳的印度教神明無法保衛他們的國家, 所以不再信任婆羅門, 轉而支持闍耶跋摩七世率領反抗軍對抗占婆的佔領軍.

    闍耶跋摩七世率領反抗軍在兩國之間的山地偷襲占婆的補給運輸, 占婆只能依賴水路運輸, 闍耶跋摩又組建了水軍, 1181年在洞里薩湖與占婆決戰, 消滅了占婆水軍, 占婆軍隊只好撤離高棉, 高棉復國成功, 闍耶跋摩七世在眾望所歸之下登上王位(時年50歲), 1191年占婆人又來攻擊, 闍耶跋摩七世不但擊退占婆人, 還反攻占婆攻入首都, 佔領了占婆, 他在位其間, 高棉帝國空前強大, 地跨印度洋與西太平洋, 壟斷了中印貿易商道, 以貿易中轉站的地位聚歛大量的財富.

    闍耶跋摩七世大力推動宗教改革, 但缺乏佛教人才, 於是在1186年, 以紀念母親為名興建了塔普倫寺, 實際上這是一所佛教大學, 每年培訓12500位佛教僧侶, 前後培養了數十萬佛教人才,散佈到全國, 完善信仰組織, 佛教才有足夠的力量取代婆羅門.

    1191年, 占領占婆那一年, 又以紀念父親為名, 興建了聖劍寺, 其實是中央合署辦公大樓, 占地800多畝, 全盛時期有97000人在此辦公(包括公務員的奴僕), 有1000多名佛教老師在這裡培訓, 另外還有1000多名宗教祭祀場合的舞者, 整個帝國政治中心, 就在聖劍寺. (對比美國911被炸毁的二棟雙子星大樓只有50000人在裡面上班, 900年前的聖劍寺就容納了近十萬人)

    巴戎寺, 吳哥城正中心, 距離四個方向城門都是1公里, 以須彌山的形態象徵世界的中山, 現存37座塔, 最初有49座或54座(代表高棉54行省)兩種說法, 中央塔高45公尺. 每座塔頂都是以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雕塑的四面佛, 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 他把自己當作菩薩供養在那裡(大乘佛教允許神人合一), 底下的迴廊有大量浮雕, 記錄著帝國的興衰, 打敗占婆重新崛起的過程, 以及居民日常生活, 意謂帝國內無論大小事, 都逃不過國王的法眼.

    有一幅描述與占婆的戰爭的浮雕, 當中有一小隊士兵, 髮型與兵器與占婆和高棉士兵明顯不同, 法國學者認為這些是南宋士兵, 北宋與占婆曾是共同夾擊安南的盟友, 到南宋時, 占婆
    為了發展騎兵, 刧掠了宋朝的海南島, 同時企圖趁安南陷入內戰時, 取代安南擴張勢力, 南宋對占婆經濟制裁, 同時轉而聯合高棉對付占婆.
    1219年,闍耶跋摩去世, 此時北方泰族勢力興起, 對高棉產生致命的威脅, 泰國人源自唐朝時期由百越民族建立的南詔國, 在大理國取代南詔時, 南詔人民遷徒到高棉北部成為當地少數
    民族(當地以孟人為主, 建立許多小城邦, 皆為高棉屬國), 1234年蒙古滅金, 1235年蒙古兵分二路大舉侵入南宋, 其中一路從四川方向, 南詔移民大規模移民到高棉北部, 從少數民族躍
    升為多數人口, 1238年聯合周邊部落佔據高棉北部的素可泰城(今泰國中部平原), 建立素可泰王國, 從斯里蘭卡引入小乘佛教為國教, 留在雲南沒遷走的, 就是現在的傣族.
    素可泰從宗教上凝聚了全國思想後, 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開始向四周征服擴張, 在攻入曼谷之後, 高棉帝國一分為二, 失去對馬來半島及印度洋沿岸的控制, 國力大不如前, 加上南宋
    在1279年滅亡之前, 整個中國戰亂不斷, 血雨腥風, 生產力下降, 貿易衰退, 使高棉帝國的收入急劇萎縮.
    闍耶跋摩繼任者仍然信仰大乘佛教, 但到1250年, 再下一任繼位者闍耶跋摩八世企圖重新以婆羅門教取代佛教的地位, 並強行在巴戎寺加入了許多印度教的元素, 由於闍耶跋摩
    七世為佛教紮下很深的根基, 培養了數十萬佛教人才和師資, 八世要重振婆羅門教, 就必須大舉興建更多的婆羅門教寺院, 但由於素可泰瓜分了中印貿易商道, 高棉已無力支撐大規模
    神廟的興建, 在失去一半的海岸港口, 中國貿易量又嚴重衰退, 國家財政困難時, 挑起社會對立, 勞民傷財大搞建設更激發了民怨, 於是朝野共同支持闍耶跋摩八世的女婿發動政變,
    逼迫八世讓位, 女婿繼任為國王, 即為因陀羅三世, 因陀羅三世上台不再支持婆羅門教, 但受泰族人影響, 佛教路線也從大乘佛教轉為小乘佛教, 政教分離, 國王不能再以菩薩自居.

    吳哥王朝衰弱的原因:

    1. 婆羅門教與佛教勢力反覆內鬥, 瓦解內部凝聚力:
        a. 在建立吳哥窟之前, 國家因宗教而分裂, 蘇耶跋摩二世重新整合, 中興吳哥.
        b. 1160年, 婆羅門反對皇室推行佛教, 廢長立幼, 之後更強行簒位, 導致1177年吳哥被占婆滅亡.
        c. 打敗占婆中興吳哥的闍耶跋摩七世推行佛教, 但後繼者闍耶跋摩八世(下下一任)毁佛, 重新推行婆羅門教, 國家又陷入宗教爭鬥.
    2. 財政負擔太大: 
        龐大的水利系統, 需要鉅額維修費用, 加上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 濫墾濫伐, 水土無法保持, 水利維持費用居高不下, 一旦國家財政萎縮, 即難以支撐.
    3. 貿易衰退: 
        蒙古滅金(1234年), 入侵南宋, 中國陷入長年戰爭, 生產力下降, 貿易量銳滅,  使吳哥王朝財政大幅衰退.
    4. 素可泰興起:
        蒙古滅大理, 大量泰族人從中國雲南移民到現在的泰國, 建立素可泰王國, 攻下曼谷, 切斷吳哥到印度洋的陸上交通, 半數貿易中轉站陷入泰族人之手, 加速財政惡化到崩潰邊緣, 1431年, 泰族人的大城王朝攻陷吳哥, 屠城之後暴發瘟疫, 遂絕人煙, 高棉輾轉遷都到金邊, 放棄吳哥.
 
    據說在泰族人入侵吳哥之前, 還發生過連續40年的旱災, 之後30年內反覆水災和旱災, 也是吳哥衰弱的原因之一.

    19世紀, 泰國透過威脅利誘, 強迫高棉割讓吳哥地區, 吳哥成為泰國領土, 法國殖民時期, 又威逼泰國割還吳哥, 之後柬埔寨獨立, 吳哥才又恢復為柬埔寨領土.
 
    2013年, 透過激光雷達空拍, 發現叢林地下還埋藏了大量建築, 其規模比我們目前發現的還要大得多, 附近有許多衛星城市, 大量的道路和水利工程, 密佈水網, 蓄水池, 溝渠, 運河, 堤壩,
    是一個上百萬人口的超大型都會區.
 
    吳哥北高(荔枝山)南低(洞里薩湖), 三條河流流經吳哥, 注入洞里薩湖, 氣候是半年雨季半年旱季, 旱季土壤乾燥無法耕種, 雨季河水氾濫成災, 也無法栽種, 若無水利, 無法供養大量人口.
    經過六百年河床下切, 整套水利工程需要大量改建才能維持原有功能, 但國家財政已無力負擔, 偏偏在1362~1392年, 出現了三十年大旱的天災, 1414~1440年又出現數次連續數年旱災, 泰族人的大城王
    朝就是在這時攻入吳哥.
 
>>> 重要君主摘要:
    闍耶跋摩二世: 統一水真和陸真臘, 建立高棉帝國並佔領羅洛斯(Roluos)
    850年—877年 闍耶跋摩三世 (Jayavarman III),第二任國王, 在吳哥城建都.
    877年—889年 因陀羅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第三任國王, 以羅洛斯為都.
    889年—900年 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建造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羅蕾寺(Lolei)、巴肯寺(Bahkeng)、豬山(Phnom Krom)、荳蔻寺(Prasat Kravan)
    944年—968年 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建造東美蓬寺(East Mebon)、變身塔(Pre Rup)、女王宮(Banteay Srei)
    968年—1001年 闍耶跋摩五世 (Jayavarman V)完成Banteay Srei, 茶膠寺(TA KEO)未完成.
    1113年—1150年 蘇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 結束宗教內戰, 重新統一高棉, 信奉婆羅門教的毗濕奴派(高棉帝國的國教為濕婆派), 建造吳哥窟(Angkor Wat)
    、周薩將軍廟(Chao Say Tevora)、塔馬儂遺址(Thommanon)、斑蒂珊蕾宮(Banteau Samre)
    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 闍耶跋摩七世的父親, 堅定的佛教徒, 開始推動宗教改革
 
    闍耶跋摩七世, 1181-1218, 相當於南宋中期.
 
    驅逐占婆復國, 建造塔普倫寺(Ta Prohm)、塔頌寺(Ta Som)、塔內寺(Ta Nei)、斑蒂克蕾宮(Banteay Kdei)、聖劍寺(Preah Khan)、
        龍蟠寺(Neak Pean)、巴揚寺(Bayon)、鬥象台(Elephant Terrace)、麻瘋王台(Leper King Terrace)、十二生肖塔(Suor Prat Towers)、
        皇家浴池(Srah Srang)
    闍耶跋摩八世: 他改信奉印度教,不斷移走內國內佛教的宗教文物和佛像。於 Angkor Wat, Bapuon, 和 Angkor Thom 內,改換以印度教色彩的彫塑為主題。
        在他統治時期,吳哥遭到新興的民族暹人的多次入侵(此種說法來自13世紀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在其著作真臘風土記中的記載)。
        闍耶跋摩八世於1295年在吳哥城東北部勝利大街與死亡大道之間修建印度教廟宇曼加拉薩寺,這是吳哥王朝修建的最後一座重要建築。
        闍耶跋摩八世可能被其女婿和繼承者因陀羅跋摩三世殺害,或是被迫退位。在他死後,佛教逐漸取代了印度教在吳哥的統治地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在柬埔寨用什麼語言溝通?

簡介柬埔寨三大城市-金邊, 暹粒, 西港 - 地理位置, 交通往返, 生活環境, 氣候

吳哥行程介紹 - 吳哥窟與吳哥神廟群, 門票, 一般制式行程(小圈, 大圈, 外圈, 圈外的崩密列和洞里薩湖), 廁所